第196章 徐妙云,崩_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笔趣阁 >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 第196章 徐妙云,崩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96章 徐妙云,崩

  第196章徐妙云,崩

  坤宁宫中,徐妙云一个一个叮嘱着。

  就好像在交代着什么。

  朱棣机械般的吃着菜,沉默不语。

  杨轩低着头,扒拉着碗里的饭,不敢抬头去看师姐。

  这时,徐妙云帮杨轩夹了菜到他碗里。

  紧接着,徐妙云柔和慈祥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小师弟,光吃饭怎么行,多吃点菜。”

  “今天做了这么多,可不能浪费啊!”

  说着,徐妙云又帮小师弟夹了一筷子。

  杨轩沉闷地嗯了一声,也不抬头,只顾扒拉着碗里的饭菜。

  除了坐在他身旁一直关心丈夫的安庆,再没有人注意到,此刻的杨轩,早已是泪流满面。

  他记得,自己初到魏国公府的那天晚上,师姐也是这样给自己夹着菜。

  咸涩的泪水混杂着碗里的饭,就这样被杨轩硬生生的吞了下去。

  “小师弟,以后我要是不在了,就请你帮忙看好陛下,别让他由着性子胡来。”

  “他毕竟是一国之君,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别人眼里,皆有深意。”

  朱棣这次难得的没有说什么反驳的话,他一直沉默着。

  正如此时现场的氛围一样。

  “小师弟……”徐妙云继续说着,杨轩时不时沉闷地回应一声。

  这番反常的表现,在场众人又岂能发现不了不对。

  “好了好了,都别愣着了,赶紧吃,菜都要凉了!”徐妙云见所有人都看着自己这边,似是后知后觉,才反应过来。

  “哦对对对!”

  “大哥,你喜欢吃这个,来,给你!”

  “二弟三弟,我知道你们喜欢吃这个,给你们。”

  “大侄子……”

  众人的表现也很夸张。

  但画面没了刚才的沉闷,反而“活”了过来。

  这顿年夜饭,人很齐,但却没有味道。

  后面发红包,杨轩也领到了师姐给自己包的大红包。

  放烟花的时候,众人的心思也都不在烟花上,只有徐妙云会看着在夜空中绽放的烟花,时不时发出一声惊叹。

  朱棣就那样静静的站在妻子身边,全场一句话都没说。

  杨轩的情绪其实也很低落,但安庆一直抓着他的手,给他温暖和力量。

  夜深了,杨轩和安庆回到了侯府。

  不久后,钟声响起。

  永乐十八年,到了!

  ……

  年假结束,百官也都回到了各自的岗位上,各项事务都在有条不紊的展开。

  玉米等作物的种子也都运到了各省,只待开春。

  冬春交替之际,是人最容易得病的时候。

  三月初,老胡和徐妙云都倒下了。

  朱棣急的连国事都不管了,直接让太子监国,自己则天天守在徐妙云身边。

  另外,他还下旨悬赏全国医者,为皇后治病。

  只要能治好皇后,赏千金,封万户侯。

  种种举措,丝毫不亚于当年老朱为救马皇后的每日一旨。

  要知道,他对徐妙云的感情,也丝毫不亚于老朱对马皇后的感情。

  另一边,杨轩也是到处找大夫,最后想到神秘的老和尚姚广孝。

  请他为皇后诊治。

  最后,在姚广孝的努力下,徐妙云撑过了这一关。

  不过老和尚的年纪也大了,给徐妙云诊治完后,他也摇摇欲坠。

  ……

  老胡,终究是没有撑过去,三月末,他…走了!

  他的遗愿是和玉儿葬在一起。

  玉儿去世后,杨轩和徐妙云一起说情,让朱棣同意,将她葬在马皇后的旁边。

  但老胡的真实身份,毕竟是见不了光的。

  所以杨轩也不可能再去求朱棣,把老胡葬到钟山。

  这一切,只能偷偷的来。

  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杨轩和虎子把老胡带到了钟山,与玉儿合葬在了一起。

  了了他的遗愿。

  虎子跪在父母的坟前,久久不愿离开。

  眼看着天快亮了,杨轩不得不催促他。

  “赶紧走了,不然天就亮了。”

  “他们两个合葬在一起,以后你就算要祭拜,也方便。”

  …

  四月,郑和再次带着船队下西洋。

  还是杨轩去送的他。

  他们两个之间已经很熟了,一声保重便足矣。

  五月末,徐妙云又倒下了。

  这次,她好像是真的撑不过去了,太医院的御医都表示皇后这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非药石可医。

  哪怕是找了姚广孝,同样表示束手无策。

  只能尽力拖延时间。

  坤宁宫。

  朱棣小心翼翼的端着药,来到徐妙云的床前。

  这几个月以来,他身心疲惫,整个人看上去憔悴了不少。

  须发已皆白。

  “妙云,喝药了!”

  他将徐妙云扶起来,轻声说道。

  “好。”

  徐妙云轻轻点头,配合着喝完了药。

  “苦!”她皱着眉。

  “吃颗糖,吃颗糖就好了。”朱棣赶紧从床头的小碟中拿起一块糖果,喂给徐妙云。

  因为徐妙云的身体,现在需要天天吃药。

  杨轩特意弄了一些糖果,送了过来。

  “真甜!”徐妙云露出笑容,静静的靠在朱棣怀里。

  “妙云啊,你要好好吃药,等你的病好了,我就带你回顺天。”

  “那边一切都已经建好了。”

  “咱们过去就能住。”

  “京城到顺天的直道,这两年也已经修完。”

  “到时候,咱们坐着车,从直道回顺天,还能看看沿途的风景。”

  朱棣搂着自家媳妇儿,畅想着以后。

  徐妙云静静地听着,也没有出言打断。

  不知不觉间,她睡着了。

  见媳妇儿半天没有回应,朱棣心中一慌。

  仔细观察后,发现只是睡着了,这才重重松了一口气。

  他轻轻将媳妇儿放下,随后缓缓退出。

  在外面等候多时的哥仨见老爹出来,赶忙迎了上去。

  “你们都在这么做什么,没有其他事了吗?”

  “老大,我让你监国,你把事情都处理好了吗?”

  “老二老三,你们手上的事,都处理完了?”

  朱棣没有给三个儿子好脸色,直接就是一顿批。

  他这段日子心情本就不好,这哥仨正好成了他的出气筒。

  哥仨也很委屈,但又不敢跟自己老爹顶嘴。

  只能默默承受。

  ……

  六月中,难得是一个好天气。

  晴空万里。

  徐妙云醒来后,喝了满满一碗粥。

  朱棣得知后,高兴的直接跳了起来。

  他一路小跑着去了坤宁宫。

  就见媳妇儿面色红润,还能下地走动。

  兴奋的他根本没想太多,只以为媳妇儿这是好的差不多了。

  殊不知,上次姚广孝为其诊治的时候,徐妙云趁机让姚广孝为其多开了一副药。

  只待一个合适的时机使用。

  “陛下,我想见一见大家。”

  徐妙云说道。

  “好。”朱棣直接答应了下来。

  随后,太子一家,小老二一家,小老三一家。

  以及徐辉祖和徐增寿兄弟俩。

  当然,还有杨轩和安庆。

  最后,朱棣又差人去了普宁寺,把徐妙锦也接了过来。

  至于徐膺绪,前两年就病逝了。

  看到该来的人都来了,徐妙云也是露出了笑容。

  她很满足!

  众人就这样聊着着话,很是热闹。

  下午又一起用了膳。

  完事儿后,她又把众人叫到身前,让人拿来了她早已准备好的礼物。

  所谓礼物,是一人一件新衣服。

  上次她和杨轩悄悄出宫,就买了很多布匹丝绸。

  那都是她精心挑选的。

  回宫后,她拖着病重的身体,点着灯,用了几个月的时间,终于做完了。

  她舍不得自己的儿孙,自己的亲人,还有丈夫,以及…小师弟!

  但她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所以,在这最后的时间里,她想再给大家做些什么。

  看着大儿子把新衣服绷得紧紧的,徐妙云满是无奈。

  “高炽,你这身体还得再减减才行啊,不然连衣服都穿不上去。”

  听着亲娘的话,朱高炽涨的脸色通红。

  连连表示自己一定会减的:“娘,您放心,我一定会减下来的。”

  等到大孙子换上新衣服的时候,徐妙云由衷的夸赞了一声。

  接着小老二小老三哥俩也换上了新衣服。

  他们穿的就很合身。

  等到看着儿孙们还有徐辉祖哥俩都换上新衣服,徐妙云满脸的欣慰。

  接着看向身旁的朱棣和杨轩:“陛下,小师弟,我想进去歇一会儿。”

  “好。”

  两人扶着徐妙云,进了屋里。

  衣架上,还挂着几件新衣服。

  样式也是男子的。

  “陛下,你喜欢穿素衣,平时磨损的也快,臣妾就给你多准备了几件。”

  “容易磨损的地方,也给你加厚了。”

  “好,我知道了。”

  朱棣点点头,声音沉闷。

  现在,他要是还没有回过神来,那他就太傻了。

  媳妇儿的身体明明已经油尽灯枯,怎么可能突然就好了。

  只是因为太在乎,太害怕失去,所以下意识就忽略了。

  “小师弟,时间不够,我也只能给你做一件,你心里可不要埋怨我。”

  徐妙云看向小师弟,道。

  “怎么会呢,师姐,我知道你还记得我,就已经很满足了。”

  杨轩回道。

  “你啊!”徐妙云无奈失笑。

  “来,你们两个,赶紧换上,让我看看,合不合身。”

  徐妙云又道。

  很快,两人便换好了衣服。

  作为最了解朱棣的人,徐妙云亲手做的衣服,自然是极为合身的。

  而杨轩,他的身材本就好,穿什么都好看。

  “小师弟,你还真是天生的衣架子,我还担心你的衣服会有点小呢!”

  徐妙云打量了一番穿着新衣的杨轩,道。

  “师姐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就和以前一样。”

  杨轩真心夸赞。

  徐妙云知道自己的情况,但也不想伤了小师弟的心,所以,就没再说什么。

  “好了,陛下,小师弟,你们两个把小妹叫进来吧,我有些话想和她说说。”徐妙云道。

  朱棣嗯了一声,随后便和杨轩走了出去。

  今天是小师妹进普宁寺后第一次出来,杨轩看到她,心情很是复杂,想说话,又不知道该说什么。

  只能看着她跟朱棣行了礼后,走进屋子。

  此刻,屋里只剩下姐妹两人。

  “小妹,这些年,苦了你了啊!”徐妙云抓着小师妹的手,眼中满是心疼。

  同为女人,又是过来人,她又岂能不明白小妹的心思。

  只可惜啊,她和小师弟的身份,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小妹年幼之时便没了父亲,后来母亲也没了。

  虽说凭借着中山王之女的身份,可以一生无忧,但……

  所以,在这最后的时间里,她不想管什么礼制规矩,她只想帮帮自己这个让人心疼的小妹。

  “小妹,我现在问你,你还想嫁给小师弟,只要你说愿意,我可以跟陛下求情为你们赐婚。”

  听到这话,小师妹沉默了一会儿,随后轻轻摇头。

  “大姐,我现在过得很好。”

  “就这样,挺好的。”

  这两句话,她是笑着说的。

  徐妙云自然看出了小妹的言不由衷,但她尊重小妹的选择。

  “那好吧!”

  这个话题跳过。

  徐妙云又半开玩笑似的,跟小妹说:“等我死了,你可一定要给我多念念经啊,让我能找到爹爹。”

  小师妹垂眸不答。

  “好了,让陛下进来吧,我想最后再跟他说说话。”

  徐妙云感觉到自己再坚持不了多久了,再不说,怕是来不及了。

  很快,朱棣走了进来。

  看到脸色苍白,满是虚弱的媳妇儿,赶紧走了过去。

  “妙云,妙云,你这是怎么了?”

  “御医,传御医!”

  朱棣急的大喊。

  “陛下,不用了。”

  “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

  徐妙云阻止了朱棣。

  “妙云啊,你这要是走了,我可咋办啊?”

  “以后没人跟我吵架,也没人劝我!”

  “我会孤独的!”

  朱棣哭了。

  很伤心。

  “哭什么,人终有生老病死,谁也躲不过的,臣妾只不过是早走一步。”

  徐妙云轻声安慰着朱棣,并伸手擦去朱棣眼角的泪水。

  “陛下,听臣妾说,在用人时,要广用贤才,明辨是非邪正,不要因为一个人有小过就弃之不用,也不要因为一个人有小聪明就委以重任,教导子孙以学业为重,对宗室以恩义相待。”

  “嗯嗯,我听着呢!”

  “好!”徐妙云躺在朱棣的怀里,眸子中带着追忆和遗憾。

  “可惜啊,没有机会再和陛下回一次顺天。”

  “也没有报赏当年靖难时随臣妾一起守城的将校士民之妻。”

  “会的,会有机会的。”朱棣抱着妻子,声音哽咽。

  “陛下,不哭!”

  “嗯,不哭,我给你笑一个好不好?”

  “嘿嘿…嘿嘿…嘿嘿嘿呜呜呜…”

  “妙云啊!!!”

  ……

  永乐十八年六月,一代贤后徐氏,崩于金陵皇宫。

  谥号曰仁孝皇后。

  帝追思甚笃,遂不复立后。

  ……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ch3.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kch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