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二十六节长距离跟踪_蝉动
笔趣阁 > 蝉动 >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节长距离跟踪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一千二百二十六节长距离跟踪

  1941年1月末,江津县白沙镇内人声鼎沸,山民和过路的旅客络绎不绝,显得十分热闹。

  这座距离山城主城73公里的小镇,因附近江畔的白色沙粒得名,其镇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末年就有人口聚居,国府西迁后更是成为不少学校的新址。

  山城女子师范学校便坐落在此地,它是国统区内女子师范的最高学府,采用四年学制,拥有数个专业,学生上千人,在民国学界名气颇大。

  跟名气相反,女子师范学校的建筑异常简陋,校舍就是在一片农田中新建的数栋土墙楼房,连围墙都没有,这极大方便了一处的侦查工作。

  白沙镇外的某个山坡上,化妆成当地居民的邬春阳背着背篓走进一间小院,从这里可以清楚的看到山脚下的女子师范学校,甚至女生宿舍也是一览无余。

  院内,邬春阳放下背篓走到监视人员身旁,从对方手里接过望远镜,透过墙上的监视孔朝山下看去,口中轻声问道。

  “目标现在的位置以及今天的行踪。”

  “人在甲号教学楼二楼最左面的教室。”

  监视人员回答完翻开监视记录:“今天早晨七时一刻,目标起床洗漱,共与三人有过言语交流和身体接触,这三人的名字已经给了二处的兄弟。

  七点三十分,目标前往花园一角晨读,时长半个小时,待其离开后,以校工身份潜伏学校的侦查人员检查过,没有发现可疑物品。

  七点四十分至八点,她去了餐厅吃早饭,八点零五分至中午十一点之间在上课,中午十一点零五分至十一点三十五分,吃午饭。

  随后一直到四点三十分,目标不是在宿舍休息就是在上课,期间与她有过接触的人员都移交给了二处,由他们进行背景审┴查。

  对了,下午一点四十五分的时候,目标去教师办公室打了一通电话,通话对象是她的母亲,通话的内容我们做了录音,分析人员正在抓紧研判。”

  听着手下的汇报,邬春阳将望远镜对准一间教室,很快就从二十多名学生当中找到了钟笑。

  不得不说,钟笑的样貌很是出众,即使在全是女学生的师范学校里也称得上数一数二。

  望远镜中的她穿着一身素净的校服,长发梳成长长的辫子,转头时不经意间露出一双明亮的眼睛,皮肤白皙,身材高挑,充满了活力。

  邬春阳心中的怀疑更甚,以钟笑的样貌和家世,什么样的男人找不到,为何会看上其貌不扬的卞吉超。

  能成为领袖警卫,卞吉超的长相、身高不算差,却也不算好,顶多是中人之姿。

  一个家境一般,前途一般,样貌一般的中尉军官,凭什么能得到一个大家闺秀的青睐,这事太奇怪了。

  望着笑意晏晏的钟笑,邬春阳将望远镜递给其他人,问了个问题:“看到卞吉超的便条后,目标有什么反应?”

  “没什么反应,我们以卞吉超同袍的身份将便条送到了她的手中,她看完道了谢,没有打听具体情况。”监视人员如实回答。

  邬春阳低头思考了一会,然后来到屋里戴上耳机,将电话录音听了一遍。

  录音中,钟笑询问了母亲和父亲的身体是否安康,又问了问哥哥和姐姐的近况,最后表示会在明日返家,与家人一起过农历新年。

  哪怕新生活运动提倡过元旦而不过农历新年,可几千年的传统不是那么好消除的,农历新年仍然是民国百姓最重要的节日之一,所以钟笑的举动很正常。

  放下耳机,邬春阳眯起眼睛,从现有的调查结果来看,目标在学校没有可疑,那么问题会不会出在学校以外。

  如果他是敌人,也不会选择在学校进行间谍活动,学校内时间不自由,人又多,很难确保安全。

  思虑再三,邬春阳拿起电话打回总部,将情况向左重做了汇报,并请求增派人手,他要在钟笑返家途中进行全程跟踪监视。

  从白沙镇到山城市区足有七十多公里,如此漫长的路线,沿途又经过多个集镇,行动势必需要大量的人手和车辆,这已经超出了他这个处长的权限。

  左重没有犹豫,不仅同意了他的请求,还把归有光的特别行动小组派来,配合一处的行动。

  当夜,邬春阳和归有光乘车在山城和白沙镇之间的主要公路上开了几个来回,勘察线路,制定应急方案。

  为了万无一失,上百名特务以小组形式埋伏在沿途,一旦钟笑突然改变路线,最近的小组可以随时启用,确保不跟丢目标。

  第二天早上八点。

  女子师范学校校门处人头攒头,本地或者离家较近的女学生纷纷走出校门,乘坐滑竿或者步行返回家中,钟笑也在其中。

  与其他学生不同,钟家派了辆崭新的别克轿车前来接人,钟笑上车后拿出一台相机,将身子探出窗户对着周围摁动快门。

  负责跟踪的一处特务没有闪身躲避,而是很自然地避开正面,只用侧脸面对对方,避免留下正面照片,同时不会引起目标的怀疑。

  民国的师范类学校都是免费食住,学生多为普通家庭的孩子,但亦有富家子弟,故而目标携带相机并不显眼,只是为何偏偏在这个时候拍照,远处山顶上的邬春阳表情凝重。

  “春阳,小丫头有点意思,这是在探路,还是已经发现了把点(侦缉人员)?”

  站在邬春阳身旁的归有光抹了抹脑袋问道,满嘴的黑话配合那一脸横肉,活像个占山为王的山大王。

  邬春阳没有搭理他,目送别克车向东驶去,说了声跟上,讲完带着小特务下到公路上了汽车,远远吊在钟家汽车后面。

  一路上,崭新的别克车没有片刻停留,车上的钟笑和司机也没有往车外丢弃物品,直直往山城开去。

  如此跟了几里,邬春阳的车拐进岔路,换成了归有光的车继续跟踪。

  接下来数十公里的路程中,特务们使用轿车、卡车,甚至在某些路况差,汽车速度较慢的路段骑着自行车分段监视目标的一举一动。

  不但后面有车跟,路边的茶摊,民房里也有特务在暗中观察,一双双锐利的眼睛时刻紧盯公路。

  更有特务开车行驶在别克车的前方,在到达预定地点后转弯或停车,将跟踪任务交给下一波行动人员,整个过程犹如行云流水一般顺畅。

  尘土弥漫的公路上,特务们根据现场情况不断对行动做出细微的调整,计划是计划,现场总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盯梢车辆内的特务不时对驾驶员发出命令。

  “三公里了,这条路太直,再跟下去有点显眼,下个路口脱离。”

  “拉近距离,不要跟的太远,那样反而容易引起怀疑。”

  “前面有岔路,降低速度,将目标车辆压在后面,防止对方突然转向,方便其他弟兄跟上。”

  “150米,3点钟方向,石头旁的路人在抬手,拍照留影,发暗号,让人盯住。”

  钟家的司机对此一无所知,白沙镇到市区的公路是成渝公路的一部分,车流量很大,人也很多,经过严格训练的特务隐藏其中很难被察觉。

  行至中午时分,别克车进入了市区,左拐右拐来到了一座占地数亩的大宅子后巷,巷子里早有一对中年夫妻等候多时。

  巷口处,一家红店的二楼,换了衣服的邬春阳倚靠在窗户旁,眼睛盯着钟笑,脑海里出现了中年男女的档案。

  这两人便是钟笑的父母,一个是钟家的当家人,一个是山城另一家豪族的大小姐,两人的人生经历清楚,背景干净。

  根据调查,钟父钟母从出生起就一直在山城周边活动,从未长时间消失过,社会关系也未有过断层。

  邬春阳思考过后招呼手下:“让楼下的弟兄做好伪装,不要跟本地警署打招呼,钟家这种坐地虎,消息灵通的很。”

  “是,处座,这家红店的老板是咱们的外┴围成员,很可靠。”小特务回完话补充了一句。

  所谓红店,指的是在白胎上进行彩绘加工的店铺,其中画瓷的工匠被称为“红店佬”,画瓷的手艺被称为“画红”,山城城内有不少这样的店铺。

  选择在这里建立监视点,一是因为店老板的背景,二是红店有夜间干活的习惯,西南有句俗话叫“红店佬没有被,成天睡炉灰”。

  有了这层掩护,特务们在此地活动,晚上出来进出不会引起怀疑,这点非常重要。

  就像邬春阳说的,钟家在山城的关系根深蒂固,监视钟家最困难的不是技术,是如何躲开周围无数双眼睛。

  千万别小瞧一个在本地深耕数百年的豪门望族,只要特务们露出一丝破绽,明天警署的人或者钟家的家丁就会上门“拜访”。

  听到邬春阳的叮嘱,旁观的归有光满不在乎地拍了拍身上的短袄,用浓重的赣省景镇口音回答。

  “放心吧,春阳,不管谁来查,咱们都是真正的红店佬,身份证件、路条一应俱全。”

  景镇是民国最大的陶瓷生产中心,有很多景镇人在各地从事画红,特务伪装成景镇人再合适不过。

  邬春阳还是有些担心,亲自检查了监视点人员的证件、服装等细节,直到确认无误这才重新回到监视窗口前。

  钟笑和父母这时已从一扇小门走进了宅子里,从这一点也能看出钟家家教森严,女眷虽然可以外出,但回来只能走后门。

  至于走正门,似这种大家族女子一生只有两次机会,一是出嫁时,二是成为正房夫人进入夫家时。

  可越是这样的人家,越是讲究门当户对,卞吉超还没这个资格,钟家的嫌疑更大了。

  看着缓缓关闭的后门,邬春阳突然灵光一闪,想到了另一种可能,立马冲到电话旁接通了总部。

  军统招待所,卞吉超表情痛苦地坐在床边,手里抓着一个吊坠,嘴里叨叨咕咕念着钟笑的名字。

  就在他自怨自艾的时候,房门嘭的一声被人打开,古琦和宋明浩一起走进屋里,不等卞吉超说话直接掏出一张照片大声询问。

  “认不认识此人?”

  看着照片上陌生的男性面孔,莫名其妙的卞吉超摇摇头,他从来没见过这个人。

  古琦和宋明浩眼睛一亮,终于抓到狐狸尾巴了,宋明浩对着傻乎乎的卞吉超冷笑一声。

  “卞中尉,这位可是钟小姐的父亲啊,你怎么连老岳丈都不认识了?”

  “什么?!”

  卞吉超大惊失色,一下子站了起来,吊坠摔在地上,镶嵌在吊坠中间的照片上,一袭白衣的钟笑笑靥如花…………

  (6.1,大朋友们和小朋友们都快乐啊,祝快要高考的书友们鹏程万里—考完再看)

  请收藏本站:https://www.kch3.com。笔趣阁手机版:https://m.kch3.com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